⒈ 亦作“飱服”。
⒉ 猶吃,服用。
⒊ 猶言欣賞信服。
⒈ 亦作“飱服”。
⒉ 猶吃,服用。《魏書(shū)·李先傳》作“餐服”。
引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紅鮮紛其初載,賓旅竦而遲御。即餐服以屬厭,泊恬靜以無(wú)欲。”
《北史·李先傳》:“預(yù) 乃椎七十枚為屑食之……及疾篤,謂妻子曰:‘吾酒色不絶,自致於死,非藥過(guò)也。然吾尸體必當(dāng)有異,勿速殯,令后人知飱服之妙。’”
⒊ 猶言欣賞信服。
引《晉書(shū)·賀循傳》:“餐服玄風(fēng),景羨高矩,常愿棄結(jié)駟之軒軌,策柴篳而造門(mén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