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粵
〈助〉
(1) 助詞。古與“聿”、“越”、“曰”通用,用于句首或句中
粵,于也。審慎之詞也。從于,從寀,會意。——《說文》
粵,曰也。又,于也。——《爾雅》
粵三日丁亥。——《書·召誥》
粵詹(瞻)雒伊。——《史記·周本紀》
尚粵其幾,淪神域兮。——班固《幽通賦》
(2) 又如:粵若(發語詞。用于句首以起下文)
◎ 粵
〈名〉
(1) 廣東的簡稱 [Guangdong; Kwangtung]。如:粵繡
(2) 舊地名 [the provinces of Guangdong and Guangxi]。百粵之地,即今廣東和廣西等地
予弱冠粵行。—— 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(3) 又如:粵東(廣樂省的別稱);粵寇(清朝統治階級對太平天國起義者的污蔑之詞);粵海(指中國南部廣東一帶的海域,又作為廣東和廣州的代稱);粵嶠(指五嶺以南地區)
粵【未集上】【米部】 康熙筆畫:12畫,部外筆畫:6畫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王伐切,音越。《爾雅·釋詁》粵,曰也。《註》語辭發端。《說文》審愼之詞。《徐曰》凡言粵者,皆在事端句首,未便言之,駐其言以審思之。書召誥,粵三日丁巳是也。心中暗數其日數,然後言之,其聲氣舒虧,故從虧會意。
又《爾雅·釋詁》於也。《註》語之韻絕歎辭也。
又與曰通。《書·堯典》曰若稽古帝堯。
又與越通。《書·召誥》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來。
又地名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從百粵之兵以佐諸侯,誅暴秦。
又《地理志》粵地,牽牛婺女之分野。
又厚也。《管子·五行篇》天爲粵宛,草木養長。《註》天爲厚順,不逆時氣也。《說文》粵,從虧從宷。
粵【卷五】【虧部】
虧也。審愼之詞者。從虧從宷。《周書》曰:“粵三日丁亥。”王伐切
QQ客服
微信客服
公眾號